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患子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本文件适用于无患子苗木的培育及种植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apnu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39-2019《无患子培育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无患子的种植与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患子苗木繁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安徽省内无患子的栽培活动。
2. 术语和定义:
- 无患子:指属于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其种子可作为天然洗涤剂原料。
- 苗木:指用于造林的无患子幼苗。
3. 苗木繁育:
- 种子采集: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进行,选择健康母树上的种子,确保种子饱满且无病虫害。
-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日晒。
- 播种时间:春季为最佳播种时期,具体时间为每年3月至4月间。
4. 造林:
- 整地:造林地应提前一年完成整地工作,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施足基肥。
- 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行距为2米至3米,株距为1.5米至2米。
5. 抚育管理:
- 水分管理:幼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成林后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增强抗旱能力。
- 施肥:每年至少追肥两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施肥量。
6. 病虫害防治:
- 应定期检查林分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如物理方法(人工捕捉)、生物方法(释放天敌)以及化学方法(喷洒低毒农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7. 采收:当果实由绿色转为黄色并开始自然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晾晒干燥保存。
以上内容摘自DB34/T 3539-2019《无患子培育技术规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