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城市电子证照应用的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应用要求、安全要求及运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电子证照的应用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Smart City -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Certifica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496-2019《智慧城市 电子证照应用规范》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智慧城市中电子证照的应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适用于安徽省内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政务活动中电子证照的生成、管理、共享和应用。这为电子证照在整个智慧城市的框架下提供了基本的应用场景定位。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电子证照”进行了界定:是指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生成、传输和存储的证件、执照等文件。这一定义明确了电子证照的形式和载体,强调了其数字化特性。
在电子证照的数据格式要求方面,标准规定电子证照应当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要求电子证照中的信息字段必须包括证照类型、编号、有效期等基本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编码规则。
关于电子证照的安全保障措施,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电子证照的数据安全,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电子证照。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记录电子证照的操作日志,以便追溯和检查。
在电子证照的应用流程上,标准详细描述了从申请到使用的全过程。申请人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材料,相关部门审核后生成电子证照并发放给申请人。整个过程中,申请人可以随时查询证照的状态和历史记录,确保透明度和便捷性。
最后,标准强调了电子证照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性。要求电子证照系统能够与现有的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其他业务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以上是对DB34/T 3496-2019《智慧城市 电子证照应用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希望对理解和实施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