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品种选育中花药培养快速纯合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利用花药培养实现快速纯合的技术应用。
Title:Rapid Haploid Technology for Rice Variety Breeding by Anther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487-2019《水稻品种选育花药培养快速纯合技术》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实现水稻品种快速纯合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通过花药培养技术选育水稻新品种的快速纯合过程。明确了标准适用范围,强调了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重要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55等。这些引用文件为花药培养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 术语和定义:对“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胚状体”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花药培养”是指将水稻花药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在无菌条件下诱导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准确的术语定义有助于避免误解,保证实验操作的一致性。
4. 技术要求:
- 培养基配制:推荐使用MS基本培养基,并根据需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BA、NAA等。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可以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能力。
- 外植体选择:选取处于单核中期至晚期的花药作为外植体。此时花药内细胞分裂旺盛,有利于后续培养的成功率。
- 温度与光照条件:设定温度为25±2℃,每日给予12小时光照。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细胞正常分裂和生长。
- 愈伤组织继代次数:一般不超过三次。过多继代可能导致遗传变异增加或培养失败。
5. 操作步骤:详细描述了从花药采集到再生植株移栽的全过程。包括外植体消毒方法、接种密度控制、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处理等内容。每一步骤都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以提高培养效率。
6. 结果评价:提出了以植株再生率、纯合率为主要指标来评估花药培养效果的标准。植株再生率反映了培养体系的有效性;而纯合率则直接关系到最终获得的目标材料质量。
7. 注意事项: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防止污染影响实验结果;同时建议定期检查培养室内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内容构成了DB34/T 3487-2019的核心部分,对于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遵循此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障研究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