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的场地选择、亲鱼培育、催产孵化、苗种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育和苗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Wa's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vachell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631-2019《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育过程,提高其繁殖成功率和苗种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亲本选择与培育
- 标准要求亲本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养殖群体,年龄通常为2至3龄。
- 亲本需经过至少一个月的强化培育期,期间提供高蛋白饵料以增强体质。
2. 催产条件
- 催产时水温宜控制在22℃至28℃之间,pH值维持在7.0至8.5范围内。
- 使用LRH-A2作为主要催产剂,剂量根据亲本体重调整,一般为每公斤体重注射3微克至5微克。
3. 孵化管理
- 孵化用水需经过过滤处理,确保水质清澈且溶氧充足。
- 孵化池密度不宜过高,建议每平方米不超过5万粒卵。
- 孵化期间保持水流缓慢循环,并定期检查受精卵发育情况。
4. 苗种培育
- 刚孵化出的苗种需投喂轮虫或卤虫幼体等适口饵料。
- 随着苗种成长逐步过渡到配合饲料,初期投喂量为苗种体重的10%左右。
- 定期更换部分池水,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些条文构成了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的基本框架,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灵活调整具体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