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草莓高架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苗要求、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设施草莓的高架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levated Cultivation of Strawberry in Facilities DB34/T 2014-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014-2019《设施草莓高架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草莓高架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产地环境方面,该标准强调草莓种植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及交通主干道至少500米以上,避免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水源。土壤pH值应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要求确保了草莓生长的基础条件,良好的土壤环境能有效提升草莓品质并保障食品安全。
关于栽培设施,标准指出高架栽培床的高度通常为70厘米至80厘米,宽度为50厘米至60厘米。这种高度设计便于农民操作,减少弯腰劳作带来的身体负担。同时,设施内需配备滴灌系统,保证水分均匀供应,防止因灌溉不当导致的病害发生。
在品种选择上,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果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且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例如红颜、章姬等品种因其优异的表现被广泛采用。这些建议有助于种植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对于定植密度,每平方米建议种植8至10株苗,过密会影响通风透光,增加病害风险;过稀则降低土地利用率。合理安排株距行距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至关重要。
田间管理中特别提到要定期修剪老叶病叶,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并及时摘除多余的匍匐茎以集中养分供给果实发育。此外,还应注意适时追肥,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要加强磷钾肥的应用,促进果实膨大。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如利用天敌控制蚜虫数量,使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等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建议当果实表面70%至80%着色时即可采摘,这样既能保证口感风味又有利于延长货架期。采摘时应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果实,避免损伤植株。
以上是对DB34/T 2014-2019《设施草莓高架栽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草莓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草莓的整体品质和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