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包括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Feed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477-2019《饲料中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饲料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绿原酸含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适用于各类饲料产品中绿原酸的定量分析。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检测方法适用于饲料行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如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实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理
绿原酸在样品提取后,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其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实现定量分析。这一原理说明了检测的基本过程,即样品制备、色谱分离和光谱检测三步走策略。
试剂和材料
标准对所使用的试剂纯度和溶剂种类有明确要求,例如乙腈需为色谱纯,水需符合GB/T 6682中的三级水标准。此外,还规定了绿原酸标准品的纯度不得低于98%。这些要求确保了试剂的质量,避免因试剂问题影响检测结果。
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本标准的核心设备,要求配备紫外检测器,并且检测器波长设定在327nm。此外,还应具备进样量精确控制功能。仪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配置设备。
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部分强调了样品均质化的重要性,要求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以减少取样误差。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饲料样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比如粉碎、研磨等预处理手段。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后续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分析步骤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标准曲线,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绿原酸标准溶液来绘制工作曲线。然后按照相同的条件处理待测样品并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最终根据所得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绿原酸的实际含量。此步骤详细描述了如何操作仪器以及如何计算结果,是整个检测流程的关键环节。
结果表示与计算
结果通常以每千克或每升饲料中绿原酸的质量(mg/kg或mg/L)形式表示。计算公式为:X=C×V/m,其中X代表样品中绿原酸的质量浓度;C是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浓度值;V为样品稀释体积;m为称取样品质量。此公式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测量数据推导出最终结论。
精密度
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标准还提出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同一实验室内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不应超过10%,而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差异则应控制在15%以内。这样的规定有助于评估方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最后,在执行该标准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二是妥善保存所有原始记录;三是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注意事项旨在保障整个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饲料中绿原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案,而且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帮助从业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标准,从而提高饲料产品质量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