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资格、仪器设备、检测方法、记录与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机构及相关方。
Title:Technical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457-2019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规范检测行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第5章 检测机构与人员管理
# 5.1 检测机构基本条件
标准明确指出,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机构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且需要拥有与其承担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而言,检测机构应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机构还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 5.2 检测人员要求
对于检测人员的要求,标准强调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检测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该接受过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资格。此外,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检测机构应对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6章 检测设备与环境控制
# 6.1 检测设备配置
本章规定了检测设备的基本配置要求。检测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且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检测机构需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等环节。
# 6.2 环境条件控制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检测环境提出了严格要求。检测场所应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湿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低于50%。
第7章 检测方法与报告出具
# 7.1 检测方法选择
标准指出,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时,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如果没有适用的标准,则可以参考国际标准或其他地区标准,但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获得批准后才能执行。
# 7.2 检测报告编制
检测报告是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根据标准要求,检测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委托单位信息、工程概况、检测依据、样品描述、检测过程、检测数据及结论等。此外,报告中还应注明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签名以及复核人签字等内容。
以上是对《DB34/T 3457-2019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