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矿山建设中地热(水)、矿泉水开发的相关要求,包括资源保护、开采技术、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从事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矿山企业。
Title: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 - Part 6: Geothermal (Water) and Mineral 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75.6-2020《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6部分:地热(水)、矿泉水》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地热和矿泉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
本部分强调了绿色矿山建设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包括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等理念。要求在地热和矿泉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矿区环境
1. 植被恢复:矿山企业需对矿区内的植被进行恢复,确保植被覆盖率不低于原有水平。具体措施包括种植本地适生植物,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2. 水土保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如设置拦挡设施、植树种草等。同时,应定期监测矿区的水土流失情况,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三、资源开发利用
1. 开采方式:提倡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例如,使用定向钻探技术进行地热水的抽取,避免对周边地质结构造成破坏。
2. 回灌技术:对于地热水的开采,必须配套建设回灌系统,确保抽取的地热水能够及时回灌到地下含水层中,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
3. 矿泉水质量管理:矿泉水的开采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区,防止污染源进入保护区范围。
四、节能减排
1. 能源管理:矿山企业应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例如,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为矿区提供电力支持。
2. 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等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特别是对于含有矿物质的废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取有用成分后再排放。
五、安全管理
1.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以上内容是对DB36/T 1275.6-2020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地热和矿泉水资源开发的企业有所帮助。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促进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