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羽肉鸡屠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屠宰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检验与检测、废弃物处理和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黄羽肉鸡的屠宰加工操作。
Title: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Yellow Feathered Broiler Slaugh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3T 13-2020《黄羽肉鸡屠宰操作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黄羽肉鸡屠宰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标准要求屠宰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并且要确保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此外,屠宰场内部布局需合理分区,包括待宰区、屠宰区、冷却区等功能区,以避免交叉污染。
屠宰前准备
在屠宰前,需要对黄羽肉鸡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病害或异常情况。同时,应当提供足够的饮水和饲料,让鸡群处于最佳状态。此外,还应对屠宰工具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屠宰过程
1. 致昏:采用电击或其他有效方法使鸡只迅速失去知觉,保证其无痛苦死亡。
2. 放血:通过切开颈动脉的方式进行充分放血,时间不少于5分钟。
3. 脱毛:使用热水浸泡后再机械脱毛,注意控制水温和时间,防止烫伤。
4. 开膛取内脏:按照标准程序完成开膛及内脏取出工作,特别要注意不要损伤肠道导致污染。
5. 冲洗:用清洁的冷水彻底清洗胴体表面,去除残留血液和其他杂质。
冷却与包装
屠宰后的鸡肉需立即进入冷却环节,在0℃至4℃条件下快速降温至中心温度低于7℃,然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割或整只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卫生管理
整个屠宰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清理场地、更换工作服帽以及对所有接触食品的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工作人员上岗前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健康证明。
以上就是DB4413T 13-2020《黄羽肉鸡屠宰操作规程》中几个关键部分的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保障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护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