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通道两侧山体彩色林营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选址要求、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通道两侧山体彩色林的营建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red Forests on Both Sides of Corrid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70-2020《通道两侧山体彩色林营建技术规程》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通道两侧山体彩色林的营建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两侧山体彩色林的规划、设计与施工。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了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彩色林”、“生态景观”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彩色林”是指由多种颜色植物组成的森林群落,能够提供视觉美感并改善生态环境。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概念理解,避免在实际操作中的误解。
3. 规划原则:强调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具体包括保护原有植被、合理布局色彩搭配以及考虑季节变化等因素。这些原则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树种选择:建议优先选用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并适当引入外来优良品种。同时要求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主栽树种的比例,如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6:4。这样的规定既保证了生态效益又兼顾了景观效果。
5. 种植密度:对于不同类型的彩色林提出了具体的种植密度要求。比如防护型彩色林每公顷不少于1600株,而景观型则可适当降低至1200株左右。这种差异化处理有利于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6. 后期管护:明确规定了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及施肥浇水等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及频率。特别指出应建立长期监测体系以评估成活率及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良好的后期维护是确保彩色林长久稳定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通道两侧山体彩色林营建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养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希望相关部门和个人能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