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应用香根草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利用香根草防治水稻螟虫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Rice Borers Using Vetiver Gras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53-2020《应用香根草防治水稻螟虫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通过种植香根草来防控水稻螟虫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采用香根草防治水稻螟虫的稻田。这表明该技术主要针对浙江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强调了地域适应性。
2. 术语和定义:
- 香根草:指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生态修复能力。
- 水稻螟虫:包括二化螟、大螟等对水稻生长造成威胁的主要害虫种类。
3. 技术要求:
- 种植密度:建议每亩种植香根草约100株,行距保持在6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确保香根草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同时也能有效吸引并捕食螟虫。
- 田间管理:定期修剪香根草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并防止过高影响水稻正常光照。同时注意病虫害监测与预防,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直接接触香根草。
4. 效果评估:
- 通过比较有无香根草覆盖条件下田间螟虫数量变化情况来评价其防治效果。
- 若发现香根草周围螟虫密度显著降低,则说明该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5. 注意事项:
- 在选择香根草品种时应考虑本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特性;
- 不同区域可能需要调整具体操作细节如种植时间等。
以上内容基于DB33/T 2253-2020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概述与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