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黑痣病室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结果判定及档案保存。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品种对黑痣病抗性评价及筛选。
Title:Potato Black Scorch Indo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919—2020《马铃薯黑痣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黑痣病抗性鉴定的技术流程。这项标准对于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减少病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明确了试验材料的选择应为无病健康植株,这确保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求接种物为马铃薯黑痣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并规定了浓度范围,以保证接种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在接种方法上,采用叶面喷雾的方式均匀覆盖叶片,这种做法能够模拟自然发病条件,提高鉴定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于培养环境,标准提出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具体要求,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及植物的抗病反应。适宜的培养条件有助于获得准确可靠的鉴定结果。
另外,标准还强调了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包括发病程度、病情指数等量化指标,以及形态学观察等内容。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全面评估不同品种或品系对马铃薯黑痣病的抗性水平。
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在整个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例如,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等。
总之,《马铃薯黑痣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工作体系,这对于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