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作玉米垄膜沟植破膜追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旱作地区玉米垄膜沟植破膜追肥栽培技术。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aking Film and Topdressing in Ridge-film and Trench-planting of Rainfed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913—2020 旱作玉米垄膜沟植破膜追肥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主要围绕垄膜沟植和破膜追肥两项关键技术,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环境以及提升玉米产量。
其中,标准中的重要条文包括:
1. 播种深度:规定播种深度应控制在4-6厘米之间。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同时避免因过深而导致出苗困难。播种时需注意保持行距为60±5厘米,株距为20±3厘米,这样可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发育。
2. 地膜覆盖质量:要求地膜铺设平整无褶皱,并且要紧密贴合地面,确保没有空隙。地膜宽度选择80-100厘米较为适宜,这样既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又能方便后续操作。此外,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固定好边缘部分防止被风吹起影响效果。
3. 破膜放苗时间:当幼苗顶土后应及时进行破膜放苗处理。具体来说就是等到幼苗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并且第二片真叶露出时即可开始操作。这样做有助于减少高温对幼苗造成的伤害并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
4. 追肥方式与时机:追肥一般安排在拔节期至抽雄期之间实施最为理想。采用穴施或条施的方法将肥料施于离植株根部约10厘米处然后覆土压实即可。推荐使用的氮磷钾复合肥比例为1:0.5:0.5左右,每亩用量大约为20-30公斤。另外,在干旱条件下还可以考虑添加适量有机肥以增强土壤保水能力。
5. 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整个生育期内都需要密切监测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就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比如可以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对于地下害虫如蛴螬等则可以通过设置诱捕器或者撒施毒饵等方式来进行预防。
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单产水平而且还能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希望广大农户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