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许氏平鲉增殖放流的苗种质量要求、放流地点选择、放流时间、放流方式及效果评估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开展许氏平鲉增殖放流活动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Seawater Aquatic Organisms - Rhizoprionodon longurio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705—202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对许氏平鲉的增殖放流作出了详细规定。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解读:
1. 放流规格:放流许氏平鲉苗种的全长应不低于8cm。这一规定确保了苗种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2. 苗种质量: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这有助于提高放流后的存活率,保证增殖效果。
3. 放流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5月至6月期间进行。这个时间段水温适宜,有利于许氏平鲉适应新环境并快速生长。
4. 放流密度:每公顷水域放流数量控制在3000尾以内。合理控制放流密度可以避免过度竞争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5. 放流前准备:放流前需对放流海域进行水质检测,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要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传播。
6. 放流方式:采用人工投放入海的方式,投放时要缓慢均匀,避免造成伤害。这种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苗种的影响,提高成活率。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中关于许氏平鲉增殖放流的关键要求,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科学有效地开展增殖放流工作,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