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的检测技术要求、样品采集与处理、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的实验室检测与诊断。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 Aquatic Anim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058—2020《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检测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检测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的实验室检测。这意味着该标准主要针对山东省的水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病防控和养殖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 水生动物:指生活在水中并具有经济价值或生态意义的生物,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等。
- 细菌性病原:能引起水生动物疾病的细菌。这一定义明确了检测的目标对象。
3.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要求采样时应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品需迅速送往实验室,若不能及时检测,则应在特定条件下保存,如冷藏或冷冻。
4. 检测方法
- 分离培养: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培养基,并强调了培养条件的选择。
- 生化鉴定: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来确定细菌种类。标准列出了常用的生化试验及其判断标准。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用于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菌。标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试剂选择建议。
5.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依据是检测到的细菌是否符合已知病原菌的标准特征。同时,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
6. 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校准、试剂验证等环节,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这些条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检测流程,从样品采集到最终结果判定,每一步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旨在有效防控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