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刺槐用材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苗木选择与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伐利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刺槐用材林的培育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Robinia Timb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029—2020《刺槐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刺槐用材林从育苗到成林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育苗环节,规程指出种子应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刺槐种子,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种子放入40℃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放置于湿润沙中进行低温层积处理,时间为60天左右。这样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质量。
对于造林密度,规程建议初植密度控制在167株/亩至222株/亩之间。根据立地条件不同可适当调整,但最低不得低于111株/亩。合理的密度既能保证树木生长空间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抚育管理方面,规程强调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施肥作业,春季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秋季则增加磷钾肥比例利于根系发育。同时还要注意防治常见病虫害如刺槐尺蠖、蚜虫等,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治理。
关于采伐更新,规程提出当林分平均胸径达到20厘米以上时即可考虑采伐更新。采伐方式采用皆伐与渐伐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还要求采伐后及时清理现场,并按照规划重新种植新的刺槐苗木。
这些技术要点为刺槐用材林的科学培育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兼顾了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