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基本要求、核对流程、信息共享与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相关机构和部门。
Title:Resident Family Economic Status Verification Work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1/T 2-2019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开展。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3.1 核对对象
【解读】本条明确了核对的对象为申请或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政策待遇的家庭和个人。这意味着,凡是涉及政府提供的经济支持项目,相关家庭和个人都可能成为核对对象。这一规定确保了政策资源能够精准发放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条文】4.2 数据采集
【解读】此条要求信息核对机构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核对所需数据。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民政、人社、住保、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强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与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核对结果的可信度,同时保护个人隐私。
【条文】5.1 核对流程
【解读】该条详细描述了核对工作的基本流程:首先由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然后信息核对机构接收并初步审核这些材料,接着向相关部门发起数据比对请求,最后根据比对结果出具核对报告。这一标准化流程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条文】6.1 结果应用
【解读】指出核对结果可以作为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特定社会救助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同时也强调,最终决定权仍归于负责审批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这体现了程序正义原则,即任何一项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和多重把关,以保障公平公正。
【条文】8.1 保密义务
【解读】明确规定所有参与核对工作的单位及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泄露任何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违反者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项规定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打消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顾虑,促进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
以上是对DB5111/T 2-2019中若干关键条款的具体阐释,旨在帮助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时更好地把握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