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应对传染病疫情时医疗污水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消毒方法及监测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期间对医疗污水的应急处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Medical Wastewater during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5-2020《应对传染病疫情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污水的应急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应对传染病疫情时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即在传染病疫情期间,强调了对医疗污水的特殊处理要求。
2. 术语和定义:
- 医疗污水:指医疗机构产生的含有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等可能危害环境或人类健康的废水。
- 消毒接触时间:污水与消毒剂充分混合并达到规定消毒效果所需的时间。这一定义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果评估,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
3. 处理工艺选择: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如强化一级处理、二级处理等,并且应配备应急处理设施。强调了灵活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处理效率。
4. 消毒剂使用:
- 常用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投加量。明确指出消毒剂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杀灭病原微生物。
5. 监测与管理:
- 定期检测出水水质指标(如pH值、余氯浓度等),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制度。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还能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责任追溯的重要手段。
6. 安全防护措施:
-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接受培训。此条旨在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感染风险,同时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