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制作1:5000、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生产数字高程模型的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ing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t Scales 1:5000 and 1:10000 Using Airborne LiDAR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547-2020《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制作1:5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生成1:5000和1:10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技术流程、质量控制及成果要求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采集
标准明确指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应具备高精度定位与定向能力,并且在飞行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校准。飞行高度应根据地形复杂程度确定,确保点云密度满足后续处理需求。对于平坦地区,每平方米至少获取8个有效回波点;而对于丘陵或山区,则需要更高的点密度。
数据预处理
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滤波去噪以及分类等操作。滤波算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最终DEM的质量,建议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或者多尺度分析的方法来去除噪声点。同时,还应对原始点云进行分类处理,将地面点与其他地物分离,以便后续生成准确的地形信息。
DEM生成
在DEM生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三角网(TIN),然后通过线性插值法或其他合适的算法将其转换为规则网格形式。为了提高精度,在构建TIN时应当优先考虑关键地形特征点如山脊线、山谷线等位置上的点。此外,在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存在接边问题,因此在拼接多个子区域时必须保证无缝连接和平滑过渡。
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环节涵盖了几何精度检验、逻辑一致性验证等多个方面。几何精度可以通过比较参考数据与生成DEM之间的偏差来进行评估;而逻辑一致性则涉及检查是否存在孤立岛状区域或不合理高差等情况。所有发现的问题都应及时修正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成果提交
最后,在完成全部工作后还需按照规定格式编制文档资料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备案。这些文档通常包括项目概述、技术方案说明、数据统计表以及用户手册等内容。只有经过严格审查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DB42/T 1547-2020《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制作1:5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