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宜宾天然富硒水稻绿色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范围内天然富硒水稻的绿色生产。
Title:Yibin Natural Selenium-Rich Rice 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9-2020《宜宾天然富硒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指导宜宾地区种植天然富硒水稻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的关键条文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土壤管理
1. 选择土壤条件:要求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主要是因为适宜的酸碱度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有助于硒元素的有效吸收。
2. 土壤改良:提倡施用腐熟农家肥,每亩用量不少于2吨,并结合深翻整地。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比如宜香优2115等具有较高市场认可度的品种。
2.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晒种、浸种和消毒处理。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摊晒2-3天,然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最后用多菌灵溶液浸种10分钟。这些措施能有效提高发芽率,预防病害发生。
三、田间管理
1. 播种密度:建议每亩大田用种量控制在1.5-2公斤,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又能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2. 水分管理:整个生育期要实行“浅水促蘖、湿润壮苗、干湿交替”的灌溉制度。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要保持田面有薄层水,以利于授粉结实。
3. 施肥原则:采用“基肥足、追肥早、叶面喷肥巧”的施肥策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追肥根据长势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肥;后期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方式补充微量元素。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 化学防治: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例如,在稻瘟病发病初期可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喷雾;稻飞虱发生严重时可用吡虫啉悬浮剂喷雾。
五、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间:当90%以上的稻谷籽粒变黄时即可开始收割。过早收割会影响产量,过晚则容易导致落粒损失。
2. 储藏方法:收获后的稻谷要及时晾晒至安全水分(一般不超过14%),然后入库储藏。储藏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霉变。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规程中的核心要点,希望能帮助广大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从而实现宜宾天然富硒水稻的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