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园地规划与建设、苗木选择与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苹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96-2020《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产地环境
标准指出苹果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这确保了苹果树根系能够有效吸收养分。
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如富士、嘎啦等。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果实品质优良,适合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
建园
新建果园时,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或4米×5米,以保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同时,建议采用矮化密植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方面,提倡深耕改土,每年秋季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每公顷不少于30吨。施肥要根据树龄和结果量合理安排,氮磷钾比例通常为1:1:1。灌溉则需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花果管理
在花期,可通过人工授粉或释放蜜蜂来提高坐果率。疏花疏果也是必要的,一般每个花序保留一个果实即可,这样可以集中养分供应,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果园,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物理方法如粘虫板等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采收
苹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过早会影响风味,过晚则容易受到机械损伤。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果实表面擦伤,影响商品价值。
以上内容基于DB11/T 896-2020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提炼与解析,希望能帮助果农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升苹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