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PCR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DNA提取、PCR扩增及结果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技术研究。
Title:Diagnosis Technology for Avian Adenovirus Type I Infection Part 2: PCR for Serotype 4 Avian Adenovirus Type I Inf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128.2—2020《Ⅰ群禽腺病毒感染诊断技术 第2部分: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感染PCR》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为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FAdV-4)的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明确了该方法主要用于禽类养殖业中疑似病例的确诊工作。
检测原理
基于PCR技术,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基因片段。通过对比扩增产物与已知阳性对照品的结果来判断样本是否含有FAdV-4核酸。
样品采集与处理
1. 样品类型:包括病死鸡或火鸡的肝、脾等组织样本以及咽喉拭子。
2. 保存条件:新鲜样本应在-20℃条件下短期保存,长期则需置于-70℃环境中。
3. 处理方式: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w/v)悬液后离心取上清备用。
实验材料准备
- 引物设计应确保其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
- 阳性对照品需来源于已确认携带FAdV-4病毒的动物样本,并经过严格验证。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上下游引物、dNTPs、Taq酶等成分。
- 扩增程序通常包括预变性95°C 5分钟;随后进行30轮循环(94°C 30秒,55°C 30秒,72°C 1分钟),最后延伸阶段72°C 10分钟。
结果分析
1. 如果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目标片段,则判定为阳性;
2. 若无明显扩增条带出现,则视为阴性;
3. 对于模糊结果需要重复实验或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确认。
注意事项
- 实验全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污染。
-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保证检测准确性。
- 使用过的废弃物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置。
以上是对DB37/T 3128.2—2020中关于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感染PCR检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这项标准对于提高禽腺病毒检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