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苗大棚越冬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甘薯苗在冬季利用大棚进行繁殖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ff-season Propagation of Sweet Potato Seedlings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我国在农作物种植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规程。其中,《TJAASS 135-2024 甘薯苗大棚越冬繁殖技术规程》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展开讨论,重点解读“棚内温度调控”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棚内温度调控的新旧对比
在《TJAASS 135-2024》中,关于棚内温度调控的规定较之前版本有了显著调整。旧版标准中仅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温度范围要求,而新版则细化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温控目标,并增加了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的技术建议。
具体来说,在幼苗期,新版标准推荐保持白天温度在25℃至30℃之间,夜间不低于18℃;而在快速生长期,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至25℃范围内。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早晚温差不宜过大,以防止幼苗因环境突变产生应激反应。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有效实施上述温控策略,生产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设施配置:首先确保温室大棚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如使用双层膜覆盖、增设热风炉等设备来提高保温效果。
2. 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引入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棚内外温度数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调整加热或通风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精准化管理。
3. 合理安排遮阳措施:夏季高温时可通过铺设遮阳网等方式降低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局部过热现象发生。
4. 加强日常巡查维护:定期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管道漏水、风机堵塞等情况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总之,《TJAASS 135-2024》通过对棚内温度调控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升甘薯苗越冬繁殖的成功率。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这些规范要求,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操作流程,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