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管理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茶叶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开展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for Tea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70—2020《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要求》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追溯信息采集
标准规定了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需要采集的信息包括产地环境、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用药记录等。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构建有效的追溯体系至关重要。例如,产地环境信息可以帮助判断茶叶生长条件是否符合无公害或有机标准;而详细的用药记录则有助于追踪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2. 编码规则
对于每一批次的茶叶产品,都应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赋予唯一的标识码。该编码应当能够反映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号以及生产者信息等内容。通过这样的编码机制,可以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跟踪,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源头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数据存储与共享
标准强调了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合理共享原则。一方面,所有涉及隐私的数据如农户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监管效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之间应当建立高效的数据交换平台,确保各方都能及时获取必要的追溯信息。
4. 追溯系统的功能要求
追溯系统至少应具备以下几项基本功能:一是信息录入与查询;二是异常情况预警;三是历史数据分析。其中,异常情况预警功能尤为重要,它能够在某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自动发出警报,从而防止事态恶化。此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入分析还可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5. 监督检查与评估
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整个追溯体系进行评估调整。监督检查的重点在于核实各环节是否按照规定执行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同时也要考察追溯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如果发现存在缺陷,则应及时整改完善。
综上所述,《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要求》不仅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技术细节,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