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和内容、文件管理、风险告知、持续改进等。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工作。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Safety Risk Grading Control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955—2020)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中小学校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安全风险辨识:标准要求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校园建筑、设施设备、教学活动等方面。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日常活动区域,如教室、宿舍、食堂等,确保每个潜在危险点都被识别出来。
2. 风险评估与分级: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对已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例如,在体育课上使用的器械如果维护不当,则可能被评定为较高风险。
3. 控制措施制定: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需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影响范围。对于重大风险项目,除了常规管理外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责任人,并定期检查维护相关设施。
4. 教育培训: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非常重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大家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向家长普及安全知识,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定期回顾分析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及时调整优化策略。鼓励师生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共同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落实,《中小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