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地图生产的总体流程、数据处理、符号化表达、注记配置、输出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制作各类专题地图和通用地图的生产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pping Based on Provincial Fundament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636-2020基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制图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黑龙江省的基础地理信息制图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4.1 数据准备与处理
条文解析:
标准要求在制图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充分准备与处理,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坐标系转换以及数据清洗等步骤。其中,数据完整性检查是确保所有必要的地理要素都被正确加载到数据库中,避免因遗漏导致的地图信息不完整。坐标系转换则需要根据地图投影的要求,将原始数据转换至适当的坐标系统,以保证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准确叠加。数据清洗涉及去除冗余或错误的数据记录,如重复点、线或面数据,以及修正错误的属性值。
5.1 地图比例尺的选择
条文解析:
选择合适的地图比例尺对于制作高质量的地图至关重要。标准指出,地图比例尺的选择应基于地图用途、覆盖范围及用户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用于城市规划的地图通常会选择较大的比例尺(如1:5000),以便更详细地展示城市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网络;而用于全省范围的概览地图,则可能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1:500000)来展示更大范围的地貌特征。此外,还应注意比例尺与地图分辨率之间的关系,过大或过小的比例尺都会影响地图的信息表达效果。
6.2 色彩与符号设计
条文解析:
色彩与符号的设计直接影响地图的视觉效果及其信息传递效率。标准强调了色彩搭配的原则,建议使用对比度高的颜色组合来区分不同的地理要素,并且要考虑到色盲用户的特殊需求。符号的设计应当简洁明了,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同时保持一致性,便于用户快速识别各类地理对象。例如,河流可以用蓝色表示,山脉用绿色或棕色表示,城市区域用灰色或浅黄色表示等。此外,还需注意符号大小与地图比例尺相适应,避免过大或过小影响美观性和实用性。
7.3 地图注记设置
条文解析:
良好的注记设置可以增强地图的信息传达能力。标准规定了注记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地名、行政边界名称、重要地标等。字体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推荐使用无衬线字体,因为它在各种尺寸下都能保持清晰可读。注记的位置安排需合理,既要避免遮挡重要的地理特征,又要保证足够的可见性。另外,对于多语言环境下的地图,还需要特别注意各语言文字间的平衡和谐,确保每种语言都能得到适当的表现。
总结
DB23/T 2636-2020不仅涵盖了从数据准备到最终成图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特别关注了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图方法提升地图的质量。通过对上述条款的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制图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能有效促进黑龙江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