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羊隐孢子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牛羊隐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yptosporidiosis in Cattle and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726-2020《牛羊隐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牛羊隐孢子虫病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隐孢子虫病:由隐孢子虫寄生于牛羊消化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这一定义明确了疾病的性质,即它是一种寄生虫病,并且具有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
2. 预防措施
- 第5.1条: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包括定期消毒、隔离新进动物等。这强调了日常管理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第5.2条:饲料和饮水供应必须干净无污染。这是因为隐孢子虫卵囊可以通过水体传播,确保水源清洁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
3. 诊断方法
- 第6.1条:采用粪便检查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兽医站使用。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的卵囊形态特征来进行确诊。
- 第6.2条:必要时可结合PCR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当传统方法难以确定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确认病原体类型有助于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4. 治疗方案
- 第7.1条:对于患病个体给予抗寄生虫药物如氨丙啉或磺胺类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体内隐孢子虫,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 第7.2条:同时配合支持疗法如补液、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提高机体抵抗力。单一药物治疗往往不足以完全清除病原体,还需要辅助其他治疗方法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5. 环境控制
- 第8.1条:定期清理圈舍并彻底消毒。特别是对产房、育肥舍等重点区域要增加频次。保持良好环境卫生不仅有利于当前病情控制,还能为后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 第8.2条:实行轮牧制度减少土壤中卵囊残留量。通过改变放牧地点可以让草地有足够时间恢复,从而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与解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