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地区奶牛球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奶牛球虫病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Coccidiosis in Dairy Cattle in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723-2020《宁夏奶牛球虫病诊断和防制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宁夏地区奶牛养殖中球虫病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标准指出,奶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球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在宁夏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饲养密度高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参差不齐,使得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养殖者需要特别注意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牛舍并使用有效的消毒剂。
临床症状与诊断方法
根据标准描述,患病奶牛通常表现出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对于疑似病例,应采取粪便检查法进行确诊。具体操作包括收集新鲜粪便样本,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分离出卵囊,并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是否存在球虫卵囊。此外,还可以结合血液检测等手段辅助诊断。
防治措施
1. 预防为主:建议合理规划牛群结构,避免过度拥挤;加强饲料管理,确保营养均衡;改善圈舍通风条件,保持干燥。
2. 药物治疗: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给予抗球虫药物如莫能菌素或氨丙啉等进行治疗。用药期间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执行,并注意休药期要求。
3. 综合防控:除了药物干预外,还应注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比如建立隔离区用于新进动物检疫;定期驱虫;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等。
注意事项
- 在实施任何防治措施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兽医以获得个性化指导。
- 对于已经治愈的奶牛,在其恢复期内仍需密切监测健康状况,防止复发。
- 所有废弃物处理必须符合当地环保法规的要求。
以上内容基于DB64/T 1723-2020《宁夏奶牛球虫病诊断和防制技术规范》,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来保护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