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芪机械覆膜滴灌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黄芪的机械化覆膜滴灌精量播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cal Mulching Drip Irrigation Precision Seeding of Astragal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717-2020黄芪机械覆膜滴灌精量播种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黄芪种植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规定,黄芪种子的处理应采用机械破壳处理,确保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这一要求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均匀性,为后续的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种子破壳可以有效打破种皮的物理障碍,促进水分吸收和萌发。
在整地方面,要求土壤深耕25-30厘米,并且要达到平整、细碎、无杂草的标准。这样的整地深度能够满足黄芪根系的生长需求,同时平整的土地有利于后续的覆膜和播种操作。
关于覆膜技术,规程强调覆膜宽度应在80-100厘米之间,膜间距控制在70-90厘米。覆膜的主要目的是保墒增温,提高土壤湿度,从而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合理的膜间距可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过于密集导致的竞争。
播种环节规定,行距设定为30-40厘米,穴距保持在20-25厘米,每穴播种量为2-3粒。这样的播种规格既能保证单位面积内的合理密度,又能减少种子浪费。播种深度需控制在3-5厘米,过深会影响出苗速度,过浅则可能导致种子暴露影响成活率。
滴灌系统的设计也是规程中的重点,要求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下方,间距不超过30厘米。滴灌带的压力补偿性能要好,以确保每个滴头的出水量一致。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规程还特别提到,整个播种过程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确保各项参数设置准确无误。这不仅关系到种植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难度和技术推广效果。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显著提升黄芪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