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设计、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场地中低矮居住建筑的地基处理工程。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Low-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Loess Regions with Collapsibility (DB64/T 1702-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702-2020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规程明确界定了“湿陷性黄土”、“压缩变形”等关键概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例如,“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产生附加下沉的黄土。
2. 基本规定
- 在第3章中强调了勘察、设计与施工应紧密结合的原则。要求勘察工作必须全面准确,以确保设计合理,施工安全。同时指出,在设计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
3. 地基处理方法
- 第4章详细描述了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其中包括强夯法、挤密桩复合地基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例如,强夯法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但需要注意控制夯击能量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4. 质量检验
- 第5章明确了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承载力试验、沉降观测等。特别提到,在完成地基处理后至少需要等待28天才能进行承载力测试,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5. 环境保护
- 最后一章特别提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扬尘等问题,并妥善处置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是对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的简要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定。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