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 Part 1: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1.1-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医疗机构》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技术性文件。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例如,医院应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的防控工作。各部门需根据自身职能分工协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在人员管理方面,医疗机构应实行全员健康监测制度。所有工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测量体温并记录,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不得进入工作区域,并及时就医排查。同时,应对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和体温检测。
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应具备独立的出入口,与普通门诊分开设置,避免交叉感染。隔离病房则要满足“三区两通道”要求,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以及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环境消毒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诊疗场所、办公区域等公共空间进行全面清洁消毒。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应增加消毒频次。医疗废物处置也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防止二次污染。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消毒剂、急救药品等,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启动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这些内容体现了该标准对于保障医疗机构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