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机械粒收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产后处理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玉米机械粒收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Mechanical Grain Harvest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机械粒收生产技术规程》(DB12/T 932-2020)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玉米机械粒收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采用机械粒收方式收获玉米的生产活动。这明确了该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业方式,确保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几项关键术语:
- 机械粒收:指使用联合收割机直接从田间收获玉米并完成脱粒的过程。
- 籽粒含水量:指玉米籽粒中的水分含量,对于机械粒收来说,理想的籽粒含水量应在25%-30%之间。这一范围既能保证籽粒完整脱粒,又便于后续储存运输。
生产前准备
在生产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品种选择:选用适合机械粒收的玉米品种,这类品种通常具有较高的抗倒伏性和较低的穗轴强度。
- 田间管理:确保玉米植株健康生长,及时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灌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 设备检查与调试:对联合收割机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特别是调整好脱粒滚筒转速及间隙大小等参数。
收获时期确定
收获时期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机械粒收的效果。一般而言,当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25%-30%时为最佳收获期。此时收获不仅能够减少籽粒损失率,还能降低破碎率,提高商品粮质量。
作业过程控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行进速度:根据地况调整联合收割机的行进速度,避免过快导致漏收或过慢影响效率。
- 割台高度:保持适当的割台高度,既要防止割伤穗轴影响籽粒质量,又要充分利用机械性能。
- 清选效果:加强清选系统的维护保养,确保杂质去除彻底,提高净度。
安全措施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
-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 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定期检查电线电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玉米机械粒收生产技术规程》(DB12/T 932-2020)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为实现高效、优质的玉米机械粒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