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香型做青绿茶的加工技术要求、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花香型做青绿茶的生产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Flower-scented Semi-fermented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6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082-2019《花香型做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特色花香型做青绿茶加工的技术规范。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中挑选关键内容并进行深度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制作花香型做青绿茶的鲜叶应选用一芽二叶或同等嫩度的原料。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种嫩度的鲜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前体,有利于后续加工过程中香气的形成;其次,适当的叶片成熟度可以保证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韧性和可塑性,便于操作。
加工环境条件
加工车间内温度应控制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5%至85%范围内。这样的温湿度条件能够有效促进鲜叶中酶促反应的进行,同时避免因湿度过低导致茶叶失水过快而影响品质。此外,良好的通风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散发多余的热量和湿气,维持稳定的加工环境。
做青工艺参数
做青是形成花香型做青绿茶独特风味的关键步骤。标准建议采用轻度摇青与适度摊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次循环处理。具体而言,第一次摇青时间约为30分钟,之后每次间隔约2小时重复此过程,直至叶片边缘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状态为止。此方法不仅能够激发鲜叶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还能逐步积累挥发性香气物质,为最终成品茶提供浓郁持久的花香。
杀青环节
杀青时锅温需设定在220℃至240℃之间,并且要快速完成杀青作业以防止过多热敏性物质损失。同时,在杀青后期还需注意适当降低锅温以便于后续揉捻成型。通过合理调控杀青条件,可以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得到适度转化,减少苦涩味的同时保留应有的鲜爽口感。
干燥阶段
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阶段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温度控制在80℃左右),目的是初步固定形状并去除多余水分;而足干则需提高温度至100℃以上直至含水量降至6%以下。这样既能确保茶叶完全干燥不易变质,又不会破坏已形成的良好香气特征。
总之,《花香型做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对原料选择、加工环境、关键工艺参数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旨在指导生产者科学规范地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产出符合预期品质要求的产品。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推动当地茶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