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乡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体系、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与处置、恢复与重建、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应对气象灾害时的应急管理工作。
Title:Beautiful Countryside -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064-2019美丽乡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美丽乡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对提升乡村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应急预案编制
该条款要求各乡镇应根据本地实际,编制详细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包括灾害预警级别、应急响应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这强调了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4.1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标准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乡村的气象监测网络,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和预报准确率。特别指出要在易受灾区域增设自动气象站,实现对强降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控。这对于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至关重要。
5.1 培训与演练
规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村干部及村民代表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可以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应对能力,使大家熟悉应急预案的具体操作流程。
7.1 资源共享机制
鼓励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农业、水利等部门资源,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这种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形成合力,提高整体防灾水平。
8.1 社会参与
提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来,比如企业可为灾区提供物资支持,志愿者队伍协助政府开展救援活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能够弥补官方力量的不足,加快恢复重建进程。
以上这些条文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构建起了美丽乡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框架。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气象灾害给农村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