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秀绞股蓝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规定的批准保护范围内的金秀绞股蓝茶。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Jinxiu Gynostemma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金秀绞股蓝茶》(DB45/T 2046-201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金秀绞股蓝茶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该标准对金秀绞股蓝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加工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规定。
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标准明确规定了金秀绞股蓝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所辖的金秀镇、头排镇、三江口镇、罗香乡、三角乡、大樟乡、长垌乡、忠良乡共8个乡镇。这一限定确保了产品的地域特色,只有在这些特定区域内生产的绞股蓝茶才能称为金秀绞股蓝茶。
二、原料要求
金秀绞股蓝茶的原料必须选用金秀县境内种植的绞股蓝(学名: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该植物需生长在海拔300米至12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壤,pH值在4.5至6.5之间。此外,种植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的一级标准,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
三、加工要求
加工过程包括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其中,采摘时间为每年的4月至10月,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摊晾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为2小时至4小时,目的是让鲜叶适度失水,提高后续加工品质。杀青温度控制在180℃至220℃之间,时间为1分钟至3分钟,以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揉捻时压力要适中,保证茶叶成条率不低于85%。干燥工序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温度控制在80℃至120℃之间,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5%以下。
四、质量要求
金秀绞股蓝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感官指标要求外形匀整、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6.0%,总灰分≤6.5%,水浸出物≥30.0%。卫生指标需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确保无污染、无添加。
五、检验方法与规则
感官指标通过目测、鼻嗅、口尝等方式进行评定;理化指标按照GB/T 8304、GB/T 8305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卫生指标则依据GB 2762和GB 2763的标准执行。每批产品均需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抽样方法按GB/T 30375的规定进行,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六、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金秀绞股蓝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标准,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执行标准号以及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装卸时轻拿轻放。贮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与有异味物品混存。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金秀绞股蓝茶》(DB45/T 2019)从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旨在保护和提升金秀绞股蓝茶的独特品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