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蔗粉蚧的监测与调查方法、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甘蔗种植中粉蚧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ealybug in Sugarca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030-2019《甘蔗粉蚧防治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甘蔗粉蚧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甘蔗粉蚧:以甘蔗为寄主的刺吸式害虫,主要危害甘蔗的叶片和茎部。
2. 综合防治: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
二、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 安全环保: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农业防治措施
1. 合理布局:避免连作,轮作其他非寄主作物。
2. 健康种苗: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苗,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
3.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增强植株抗性。
4.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病虫害滋生地。
四、物理防治措施
1. 黄板诱杀:在田间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成虫。
2. 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成虫。
五、化学防治措施
1. 药剂选择:推荐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高效低毒化学农药。
2. 施药时间: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害虫初孵期至低龄若虫期用药效果最佳。
3. 施药方法:采用喷雾法均匀喷洒于植株表面,注意保护天敌昆虫。
六、生物防治措施
1. 天敌保护: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2. 微生物制剂:应用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制剂控制害虫数量。
七、监测与预警
1. 定期调查:定期对田间甘蔗粉蚧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掌握虫口密度变化趋势。
2. 预警发布:当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工作。
八、档案记录
1. 记录内容:包括防治时间、使用的药剂种类及用量、防治效果等信息。
2. 档案保存:妥善保管防治档案,为后续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对DB45/T 2030-2019《甘蔗粉蚧防治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甘蔗种植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