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特殊儿童引导式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人员配备、服务内容与流程、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儿童福利机构对特殊儿童的引导式教育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Conductive Education of Special Children in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986-2019 儿童福利机构特殊儿童引导式教育工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儿童福利机构中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引导式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式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通过环境创设、活动设计等方式,帮助特殊儿童逐步建立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模式。这一概念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要求教育者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其次,在基本要求章节中提到,“机构应配备专业人员团队”,包括但不限于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具有相关资质的教师等。这些专业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培训,确保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位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再者,在教育内容方面,标准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特殊儿童的基本生存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在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上,可以设置如穿衣、吃饭等基础项目;而在社会交往能力提升方面,则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互动。同时,还需关注儿童的情感发展,通过正面强化等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在评价机制部分,建议采用多维度综合评估的方法来衡量教育效果。这不仅包括学术成绩方面的考量,更应重视行为习惯改善、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庭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特殊儿童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DB45/T 1986-2019》为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特殊儿童引导式教育提供了全面指导,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