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施工的公路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Diatomit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977-2020《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是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要求。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规范明确了“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定义为:以普通沥青或改性沥青为基质,添加一定比例的硅藻土等填料制成的一种新型环保型沥青混合料。这一定义强调了其环保特性和材料组成。
2. 原材料质量要求
- 硅藻土: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纯度不低于85%,并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 沥青:需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并且要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 骨料:骨料粒径分布要合理,保证级配良好,同时骨料清洁无杂质。
3.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时需考虑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硅藻土掺量一般控制在5%-10%之间,具体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4. 拌合与运输
拌合时温度控制至关重要,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应在150℃~170℃范围内。运输车辆应覆盖严密,防止混合料离析和温度下降过快。
5. 摊铺与压实
摊铺机应根据路面宽度调整好熨平板高度和平整度,确保摊铺厚度均匀一致。碾压工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温度不低于140℃,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终压则使用双钢轮压路机完成。
6. 开放交通
经过充分冷却后的路面才能开放交通,通常情况下,路面表面温度降至50℃以下时即可允许车辆通行。开放交通前还需检查接缝处是否平顺,有无松散现象。
以上内容基于DB53/T 977-2020标准进行了提炼和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的要求。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