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七产地加工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三七的产地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Title:Processing Specifications for Notoginseng (Panax notoginseng) in Place of Orig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055.12-2020 三七产地加工规程》对三七的采收、清洗、干燥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度解读。
一、采收期确定
标准指出,三七的最佳采收期为种植后第3年的9月至10月,或第4年的3月至4月。这一时间范围是基于三七有效成分积累和生长发育规律确定的。过早采收会导致皂苷含量偏低,影响药效;过晚采收则可能增加病虫害风险。
二、清洗要求
在清洗环节,明确规定应使用流动的洁净水进行冲洗,去除泥土和其他杂质。特别强调不得使用任何化学清洗剂,以保证药材的安全性。同时要求清洗后的三七表面应无明显附着物,确保后续干燥工序的质量。
三、干燥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与烘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燥。具体操作时,先将清洗后的三七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进行初步晾晒,至含水量降至50%左右时转入烘干设备。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直至含水量降至13%以下。此方法既能快速干燥又能保持药材品质。
四、分级标准
对于干燥后的三七,标准制定了详细的分级指标。根据根部直径大小分为特级(≥25mm)、一级(20-25mm)、二级(15-20mm)三个等级。每个等级还规定了相应的长度、重量等参数,以便于统一质量标准,便于市场流通。
五、包装储存
成品三七需采用透气性良好的专用包装袋密封包装,并注明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储存环境要求阴凉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定期检查包装完整性,防止虫蛀霉变现象发生。
以上内容是《DB53/T 055.12-2020》中关于三七产地加工的关键规定,这些条款从源头上保障了三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规范三七产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