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防控人员的消毒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人员及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of Personnel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0-2020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防控人员的消毒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消毒剂选择与配制
标准要求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消毒产品,并明确指出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可用于环境表面消毒。例如,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应控制在250mg/L至1000mg/L之间,使用时需根据污染程度调整浓度。配制过程中要精确测量水量和药剂量,确保消毒效果同时避免浓度过高造成腐蚀或刺激。
消毒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物体表面,标准提出了针对性的消毒方式。如对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建议采用擦拭法,使用浸有消毒液的布巾进行至少两次擦拭,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分钟。而对于地面,则推荐喷洒或拖拭的方式,保证整个区域均匀覆盖。
个人防护
为了保障防控人员的安全,在执行消毒任务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这包括但不限于一次性医用口罩、乳胶手套、防护眼镜以及一次性防护服。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在完成每项工作后都应立即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废弃物处理
所有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及被污染物品均被视为医疗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收集并集中处置。通常情况下,这些废弃物会被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封,并标注“新冠”字样,最后由专业机构统一回收处理。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32/T 3760-2020不仅涵盖了消毒工作的具体实施细节,还充分考虑到了人员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为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