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地优质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露地优质茄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High-quality Eggplan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露地优质茄子生产技术规程》(DB1411/T 5-2020)是山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露地茄子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例如,晋茄系列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
2. 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方法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温汤浸种要求将种子放入55℃左右热水中搅拌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浸泡6-8小时;药剂拌种可使用多菌灵或福美双等杀菌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播种。
二、整地施肥
1. 茄子忌连作,应实行轮作制度,最好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2. 在整地时要深翻土壤,耕作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结合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3. 做成宽1.2米、高20厘米的畦面,畦间留出50厘米操作行。
三、定植与田间管理
1. 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进行,具体日期视当地气候而定。定植密度为每亩2000-2500株。
2. 定植后要及时浇缓苗水,促进幼苗成活。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3. 当植株长到30厘米高时开始搭架绑蔓,采用“人”字形支架方式,每隔2-3节绑一次。
4. 及时摘除侧枝和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生物制剂和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
2. 主要病害有绵疫病、褐纹病等,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五、采收
1. 采收期依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在开花后25-35天即可采收。
2.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表面,影响商品性。同时注意避开雨天采摘,防止病菌侵入伤口引发腐烂。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点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种植户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从而获得优质的茄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