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棘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沙棘的人工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a Buckthor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891—2020沙棘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关于沙棘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沙棘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沙棘产量和质量,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
首先,标准中明确了沙棘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要求土壤pH值在6.5-8.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并且要确保良好的排水性能。这为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在苗木选择上,标准指出应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木,苗高需达到40厘米以上,地径不少于0.4厘米。同时强调了苗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并及时定植。
第三部分涉及栽植技术要点。建议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栽植,株行距一般为2米×3米或3米×4米。挖穴深度与宽度均不得小于50厘米,回填时要混入适量有机肥。
第四章讲述了田间管理措施。包括适时灌溉、合理施肥、修剪整形等内容。其中提到每年至少施一次基肥,追肥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修剪时要保留主干,疏除过密枝条,促进通风透光。
第五章专门讨论了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具体来说,要定期清理园内杂草枯叶,减少病原菌滋生源;一旦发现病虫害,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采收及后续加工的要求。规定当果实呈橙黄色且果柄变软时即可采摘,采收后尽快进行清洗分选,并根据用途采取冷冻干燥或者榨汁等方式保存。
综上所述,《DB15/T 1891—2020沙棘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为沙棘栽培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