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兰花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西兰花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occoli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6T 018-2020《西兰花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对西兰花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该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西兰花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剔除杂质和不饱满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例如,可用温水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0-55℃热水中搅拌10分钟,再用冷水浸泡4-6小时,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二、整地施肥
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基肥应采用沟施或穴施方式,均匀分布于土壤中。同时,要确保排灌方便,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
三、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保持适宜的株行距。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株距为40-45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距为50-55厘米。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使用磷钾肥。在莲座期和花球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四、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病害有黑腐病、霜霉病等,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等方式预防。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等,可采用物理诱杀、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化学药剂使用应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五、采收
当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平整,颜色鲜绿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操作。采收时保留5-8片叶子包裹花球,防止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西兰花应及时预冷处理,尽快上市或入库贮藏。
以上是对DB4116T 018-2020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西兰花生产的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