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石麦18实现亩产700公斤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冬小麦石麦18高产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Wheat Variety Shimai 18 to Achieve 700 kg per M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34-2020冬小麦品种石麦18亩产7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栽培技术实现冬小麦品种石麦18的高产目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播种期与播种量
标准规定,石麦18的最佳播种时间为9月25日至10月5日。这一时间段能够保证小麦在越冬前形成足够的分蘖,为后期高产奠定基础。关于播种量,推荐每亩使用种子12.5至15公斤。这个范围内的播种量既能确保苗全苗壮,又能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的病虫害问题。
二、施肥管理
肥料施用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标准建议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具体来说,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至3000公斤,尿素20至25公斤,过磷酸钙50至60公斤,氯化钾10至15公斤。追肥则需根据苗情灵活调整,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10至15公斤,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籽粒饱满。
三、水分管理
合理的灌溉制度对于石麦18的高产至关重要。标准指出,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确保种子顺利出苗。返青期至起身期视墒情决定是否灌水,通常情况下不急于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发育。拔节期至抽穗期是需水高峰期,应适时灌水两次,每次灌水量约60立方米/亩。灌浆期则需要再灌一次水,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四、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障石麦18的健康生长,标准强调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在病害方面,要注意预防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可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虫害防治上,则需重点关注蚜虫和吸浆虫,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或使用低毒高效杀虫剂进行防控。
五、收获
当石麦18的小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2%以下时即可开始收获。此时收获不仅有利于储藏,还能减少因过度成熟而造成的籽粒脱落损失。收获后的晾晒工作也非常重要,应将籽粒摊开薄层晾晒,避免堆压造成发热霉变。
以上是对《DB1301T334-2020冬小麦品种石麦18亩产7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石麦18的种植效益,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