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年就业见习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见习基地认定、见习实施、考核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开展青年就业见习工作的相关单位和机构。
Title:Youth Employment Internship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年就业见习管理服务规范》(DB3204/T 1005-2019)是常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年就业见习管理工作,提升就业见习质量,促进青年群体就业。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见习基地的设立条件
标准指出,见习基地应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并且能够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见习岗位。同时要求见习基地需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见习工作,确保见习活动有序开展。这些规定明确了见习基地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保障见习生的基本权益,也为见习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见习协议的内容与签订
根据标准,见习单位与见习人员之间应签订书面见习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协议内容至少包括:见习期限、见习岗位、见习补贴标准及支付方式、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这一条款强调了合同的重要性,通过法律形式固定双方关系,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约定不明引发争议,从而保护见习双方合法权益。
三、见习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
标准特别强调了见习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见习单位必须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其在见习期间的人身安全。此外,还要求定期对见习环境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此条规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见习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四、见习考核与评估机制
标准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见习考核体系的要求。见习结束后,见习单位应对见习人员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业务技能掌握情况、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评估结果可作为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见习效果,还能帮助见习人员积累经验,增强竞争力。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总体而言,《青年就业见习管理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推动青年就业见习工作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