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品种耐涝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鉴定方法、评价指标及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黄瓜品种耐涝性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Flood Tolerance in Cucumber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38-2019《黄瓜品种耐涝性鉴定技术规程》是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该标准规定了黄瓜品种耐涝性鉴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黄瓜品种耐涝性的室内和田间鉴定。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江苏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需求制定。
2. 术语和定义:
- 耐涝性:指黄瓜植株在淹水条件下存活并保持一定产量的能力。
- 淹水处理:将黄瓜植株完全淹没在水中一定时间的处理方式。
3. 试验材料与设备:
- 试验材料应选用具有代表性的黄瓜品种。
- 所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淹水槽、温度计、湿度计等。
4. 试验设计:
- 室内试验时,每个处理至少重复三次。
- 田间试验时,每小区种植不少于20株。
5. 试验方法:
- 室内试验:将黄瓜幼苗置于淹水槽中,淹水深度为植株基部以上5厘米,持续时间通常为72小时。
- 田间试验:选择地势低洼易积水区域作为试验田,在雨季或人工灌溉条件下进行。
6. 观测指标:
- 生长状况:包括叶片颜色、植株高度等。
- 生理指标:如光合作用速率、呼吸强度等。
- 产量表现:记录单位面积内的总产量及单果重量。
7. 结果评价:
- 根据上述各项指标综合评定黄瓜品种的耐涝性能。
- 将不同品种按耐涝性强弱排序,并给出具体评分。
通过以上条款可以看出,《黄瓜品种耐涝性鉴定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流程和技术指导,还强调了科学严谨的态度,有助于提高黄瓜种植业的整体水平。对于想要了解或实施此标准的人来说,深入理解这些核心内容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