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插秧苗的等级划分要求、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机插秧苗的生产、销售和质量评价。
Title:Rice Machine-Transplanting Seedling Quality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120-2019《水稻机插秧苗等级划分》是由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农业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水稻机插秧苗的等级划分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规定,为水稻种植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秧苗等级的划分依据主要为秧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其中形态指标包括秧龄、苗高、茎基宽度、百株地上干重等,而生理指标则涉及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等。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秧苗的质量状况。
标准将秧苗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苗、二级苗和三级苗。一级苗要求秧龄在适宜范围内,苗高适中,茎基宽度达标,百株地上干重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根系活力和叶片SPAD值。二级苗在某些指标上略低于一级苗的要求,但仍能满足机插作业的基本需求。三级苗则是在部分关键指标上存在明显不足,仅能作为应急备用。
例如,在秧龄方面,一级苗的秧龄应控制在适宜机插的最佳时期内,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以确保秧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势。对于苗高,一级苗要求在合理区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插效果。茎基宽度反映了秧苗的壮实程度,是衡量秧苗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秧苗的整齐度。同一等级的秧苗其形态指标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保持一致性,避免出现过大差异,这有助于提高机插作业效率和田间管理便利性。
此外,标准还给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比如通过目测结合测量工具来评估秧苗的形态特征,使用专业仪器测定生理指标等。同时明确了不合格秧苗的处理方式,鼓励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提升秧苗质量。
总之,DB3208/T 120-2019为水稻机插秧苗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推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