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学校食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要求、人员管理、环境卫生、食材采购与储存、加工制作、就餐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运营和管理。
Title: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 Canteens (DB3212T 1011-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C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011-2020《单位(学校)食堂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单位和学校食堂在新冠疫情期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清洁与消毒
- 条款要求: 食堂应每日对就餐区、后厨、卫生间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日常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清洁不仅包括表面清扫,还应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剂对高频接触点如门把手、餐桌等进行重点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2. 人员健康管理
- 条款要求: 所有工作人员需每日测量体温,并记录健康状况;若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不得上岗。
- 解读: 健康监测是预防病毒传播的第一道防线。通过严格的体温检测和健康登记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避免带病工作引发群体感染。
3. 食品采购与储存
- 条款要求: 采购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从高风险地区进货;食品入库前需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 解读: 确保食材来源可靠有助于减少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的风险。同时,正确储存食品能够防止交叉污染,延长保存期限。
4. 就餐管理
- 条款要求: 就餐时间应错峰安排,减少人员聚集;提倡分餐制或使用一次性餐具。
- 解读: 错峰就餐减少了同一时段内的人流密度,降低了传染几率。而采用分餐制或一次性餐具则进一步切断了可能存在的间接接触传播途径。
5. 应急处理措施
- 条款要求: 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启动,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理。
- 解读: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明确责任分工、快速响应机制以及信息通报流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面,保护其他员工及顾客的安全。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条款解析,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该标准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