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藕鳖共作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准备、种苗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莲藕与甲鱼共生养殖的操作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tus and Soft-shelled Turtle Co-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404-2019《藕鳖共作操作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藕与鳖的共作生产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养殖环境要求
条文内容: 藕塘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无污染的地方,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5厘米之间。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藕鳖共作的基础条件。地势平坦有助于排水和灌溉系统的建设,确保水质稳定;土壤肥沃可以为莲藕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生长;水体透明度的控制是为了保证阳光能够穿透到一定深度,有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同时避免因透明度过低导致的水质恶化问题。
放养前准备
条文内容: 在放养前7-10天,每亩使用生石灰75-100公斤对藕塘进行全面消毒,并施用有机肥料作为基肥。
解读: 生石灰不仅可以杀死病原菌和害虫卵,还能调节pH值,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机肥料作为基肥,能为莲藕初期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为后续鳖类活动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鳖种投放
条文内容: 投放规格为100克左右的健康鳖苗,每亩投放量控制在50-80只。
解读: 选择健康鳖苗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合理的放养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又能避免因密度过高而引发的竞争压力或疾病传播风险。100克左右的鳖苗大小适中,适应性强,易于管理。
日常管理
条文内容: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溶解氧浓度不低于5毫克/升;每月检查一次鳖体健康状况,及时清理死亡个体。
解读: 溶解氧是影响鳖类生存的重要因素,维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有助于提高鳖类的新陈代谢效率和免疫力。定期检查鳖体健康状况,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此外,及时清理死亡个体也是防止病原扩散的有效手段。
以上是对DB34/T 3404-2019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