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与绿豆间作轮作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棉花与绿豆间作轮作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tton and Mung Bean Intercropping and Rotational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棉花绿豆间作轮作栽培技术规程》(DB34/T 3413-2019)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花和绿豆间作与轮作的栽培技术。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植区域选择
标准规定了适宜种植的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土壤肥力适中且无重茬障碍。这一要求确保了作物生长的基本环境需求,避免因土壤问题导致减产或病害发生。
二、品种选用
推荐使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棉花和绿豆品种。例如,对于棉花可以选择新陆早50号等早熟品种,而绿豆则推荐选用豫绿豆1号等耐旱品种。合理选种有助于提高产量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播种时期
明确指出棉花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绿豆可在6月初播种。这样安排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对温度的需求差异,实现高效利用光热资源。
四、田间管理
强调了适时追肥的重要性,建议根据植株长势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并注意防治病虫害。此外还提到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五、收获与储藏
当棉花铃壳变黄时即可采收;绿豆则应在荚果呈现黑色时收获。收获后需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影响品质。储藏期间要注意控制温湿度,避免虫蛀鼠咬等问题。
六、轮作制度
提倡实行三年一轮换的模式,即第一年种植棉花,第二年种植绿豆,第三年休耕或种植其他作物。这种轮作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连作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棉花绿豆间作轮作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种植指导,而且体现了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理念。遵循这些原则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